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狼窝村――闫家大院的故事

    信息发布者:A6755661
    2017-05-23 09:50:38   转载

    卧佛寺乡狼窝村闫家大院的故事

    2017-05-22 卧佛寺乡旅游

     

    闫家大院的故事

     

    早在唐代以前,山西一带战事不断,有两兄弟为躲避战乱,逃难到狼窝村,由于村子位置偏僻,进沟进山方便,适宜避乱,于是两兄弟便在村子东面的后湾子打窑洞,打水井、开荒山,安居下来,闫家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。

    直至宋代,随着两兄弟在此安居,闫家的后代越来越多,经济实力逐渐雄厚,于是他们建新居,从窑洞搬了出来(也就是现在的南大门院)。唐代有史料记载,狼窝村原名为康家庄。据传到了元代村子已成规模,闫家已是本村的首户。当时村子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“村里七大家,闫家三大户(南大门、积善堂、上下院)”。因为村子远离平川地区,水源奇缺,加上历年来战时不断,村中老是出事,这时的闫家虽然富有,也备受影响,于是请来了风水先生,风水先生在附近转了几天后,告诉人们“村北仓上梁有一座朱家古坟,古坟上有一对石猪,猪头正面对着村子进出的山口,因为猪要吃糠,很犯忌,改一下村名,便可无事”。在闫家人的号召下,村中人商量之后,认为猪吃糠、狼吃猪,就将村名改为狼窝里,后改为狼窝村,沿用至今。

    道光20年间(公元1840年),闫家祖宅(南大门院)出了一个武状元,怀来县民间比武大会上,闫治强力大如牛,无人能比,人们当时称他为“闫治抱神”。并被怀来县赠与牌匾,牌匾上刻有“魁星”两个大字,并在左右两侧刻有“闫治抱神”“耋耄宠荣”。

    闫家大院另有一处,名为“积善堂”,明清年间宅主闫兴恒在沙城地带开有多家商铺,被赐牌匾“五世其昌(祝福子孙后代能够繁衍昌茂、连绵不断)”,挂于现在闫永奎旧院。

    闫家首户当数“上下院”了。大先生闫希奎(贡生:明清两代的秀才,成绩优异者,可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,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,被称为贡生)。大先生虽吃皇家饭,未在朝为官,但其官职与怀来县官同阶。鉴于其才华,宣化府及怀涿两县有要事均要求其参政议政。根据官职和当时的官制修建了现在的闫家大院,作为大先生府邸。并恩赐土地(现位于矾山东关及红土沟一带)。大先生在商界也是风云人物,现涿鹿红旗食堂一带都是他当时的店面商铺。咸丰10年(1860年),宣化府颁发牌匾,上书“秀冠群英”四个大字,并盖有大印,一直挂于大先生府邸大门口,直到199772被盗。光绪26年(1900年),得知慈禧西逃路经怀来县,当时年近50的大先生赶至怀来县,劝告知县吴永前去榆林堡接驾。

    二先生(秀才:在古代,才学渊博之人虽未考取功名,被统称为秀才。古有俗语“秀才不出门,遍知天下事”)也毫不逊色,不仅靠出租土地为营,还开设了闫家酒坊(现涿鹿东关戏园),影响甚广。本村及附近一带,但凡有纠纷都愿意找二先生来调解。此外,人们之间的房屋、土地买卖租借、红白喜事都由二先生出面操办。由于其品德高尚、德高望重,而被当地的人们尊称为梅生。

    三先生素来纨绔、不学无术,敬仗着大哥、二哥的名声,勉为混得个童生(童生:在没有通过考试获得秀才资格之前,均称为童生)。虽有一处醋酱园(现涿鹿新华书店)及百亩土地,但其生活作风混乱,吃喝嫖赌抽大烟,最先败光了家业。

    闫家一直繁盛,是其它人家望尘莫及的。直到1945年土地改革,1946年土地复查,闫聘被改革,成为了一个破落地主,被扫地出门。当时全村人足足搬了三天才搬完,足见闫家财力雄厚。在迁移的途中,闫聘死于破庙内。

    二次土改后,给闫家分了房子,后被土改队将房子让给别人,当时人们认为大院风水太硬,无人敢居住,这时闫家后人才不得不搬了回去。

    如今我们在看着这个凝聚了几代人汗水的院子,在经过无数风雨后渐渐颓败,对比昔日风光与富有,不禁感慨兴衰成败、世事沉浮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